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 公共文化 ->  圖書館 -> 正文
河北省圖書館兔年新春公共閱讀活動豐富多彩
2023-01-12 16:35:17  |  作者:李秋云 范海剛 瀏覽:4792
0
摘要:為在春節期間積極營造昂揚向上、喜慶祥和的節日文化氛圍,“守正書房”在去年春節公共閱讀系列活動的基礎上進行改版升級,將在1月13日-2月5日期間,隆重推出“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喜迎兔年新春”7場春節版主題公共閱讀推廣系列活動,與閱讀推廣人共同為廣大市民和讀者朋友搭建感知民俗文化、體驗傳統美食文化的平臺,在此誠邀您的加入。一、智慧農業:用科技?種未來領讀者:現代農業科技閱讀推廣人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萍寂d農是農業農村現…


為在春節期間積極營造昂揚向上、喜慶祥和的節日文化氛圍,“守正書房”在去年春節公共閱讀系列活動的基礎上進行改版升級,將在1月13日-2月5日期間,隆重推出“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喜迎兔年新春”7場春節版主題公共閱讀推廣系列活動,與閱讀推廣人共同為廣大市民和讀者朋友搭建感知民俗文化、體驗傳統美食文化的平臺,在此誠邀您的加入。


一、智慧農業:用科技?種未來

領讀者:現代農業科技閱讀推廣人

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萍寂d農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現代農業科技閱讀推廣人“上蔬源媽媽”將智能種植機帶到了活動現場,展示現代化農業助推鄉村振興的魅力。讀者們自己動手,從如何選種到如何扦插植物,如何使用智能種植設備,體驗從種子到蔬菜苗需要經歷浸種、移栽的過程,沉浸式的體驗一節充滿樂趣、科技感的農業科普課,了解植物的生長要素和科學知識進行親密的接觸。

上蔬源媽媽農場無土栽培.jpg

活動時間:2023年1月13日  周五上午10:00-11:30

活動地點:河北省圖書館?守正書房

活動人數:24人(電話預約)

二、非遺魅力:刻刀畫瓷

領讀者:非遺閱讀推廣人

內容:刻瓷藝術起源于秦漢時期的剝玉和石刻,成熟于晚清時期,兼蓄了畫面的藝術美和雕刻的立體造型美。在一代代匠人的努力下,刻瓷與書畫完美結合,形成了“行走”在瓷盤上的傳統藝術。

非遺閱讀推廣人趙子龍是高邑刻瓷技藝市級傳承人,高邑刻瓷技藝于2020年入選石家莊市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技法以單線勾勒平刻、點刻、線刻為主,使用鉆石等硬質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劃、鑿鐫各種圖案,同時還吸收國畫、油畫等畫法之長,巧妙地融于陶瓷雕刻技法之中,使作品更具藝術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非遺閱讀推廣人趙子龍將現場講解刻瓷技藝歷史及工藝特點并現場傳授刻瓷技藝制作。

小讀者參觀刻瓷藝術品.jpg

活動時間:2023年1月14日  周六上午10:00-11:30

活動地點:河北省圖書館·守正書房

活動人數:24人(電話預約)

三、童年記憶:冰糖葫蘆

領讀者:民俗文化閱讀推廣人

內容:糖葫蘆好看竹簽穿,象征幸福和團圓。對于大多數80后、90后來說,糖葫蘆可能是童年記憶里最為甜蜜的樂趣之一,對于小孩子而言,冬天不吃一串糖葫蘆,絕對是不圓滿的。

糖葫蘆作為中國特色傳統小吃,歷史悠久,最早起源于南宋,距今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了。傳統的糖葫蘆用竹簽將其穿起來吃,很像一個個小葫蘆,加之葫蘆跟福祿二字音似,故而得名冰糖葫蘆,象征著幸福和團圓,成為很多人童年時的美好回憶。

民俗文化閱讀推廣人“喜識冰糖葫蘆技師”為讀者們現場講解冰糖葫蘆歷史、民俗并現場示范傳授山楂冰糖葫蘆、水果冰糖葫蘆、紅豆綠豆檸檬等夾餡系列的冰糖葫蘆制作技法

3334.jpg

活動時間:2023年1月15日  周日上午10:00-11:30

活動地點:河北省圖書館·守正書房

活動人數:24人(電話預約)

四、面花藝術:年味花饃

領讀者:非遺閱讀推廣人

內容:花饃,也稱“面花”,是中國特有的民間藝術,也最具地域特色,是傳統農業社會的一種禮尚往來的饋贈物品,花饃不但可以吃,而且是一種民間藝術品?;x既是美的化身,又是情的使者,更是禮的載體,它貫穿于節日、婚嫁、滿月、慶壽等人生禮儀之中?;x讓人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更能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

非遺閱讀推廣人“花饃市級非遺傳承人”現場講解花饃歷史、民俗及工藝特色,并現場示范傳授花饃制作技法。大家一起動手,做好看好吃的花饃,為新春增喜慶添年味。

花饃制作體驗1.jpg

活動時間:2023年1月19日  周四上午10:00-11:30

活動地點:河北省圖書館·守正書房

活動人數:24人(電話預約)

五、幸福味道:麗陽曬醋

領讀者:非遺閱讀推廣人

內容: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而吃餃子是大年三十傳統的習俗。吃餃子蘸點醋,醋選那種呢?醋是怎么做制作的呢?醋有什么好處呢?

據歷史記載:清道光九年(1829年)袁氏先人自山西遷至藁城麗陽,立醋坊,以此為生。秉訓有道的“醯人”傳承,袁家人歷數代勤工,融會貫通,汲石府“閣老家醋”和“山西陳醋”之精華,守正創新,獨創了“生料酒、醋雙固法、大水原漿抽提法、三溫后熟增香法、寒暑瓦壇曬露法”等麗陽曬醋的獨有工藝,并獲得了多項國家專利。

非遺閱讀推廣人“麗陽曬醋非遺傳承人”為大家現場講解醋的歷史、以及曬醋的發展歷程,并現場示范傳授醋泡黑豆、醋泡海帶、醋泡香蕉等醋泡養生食品的制作方法。

1233.png

活動時間:2023年1月20日  周五上午10:00-11:30

活動地點:河北省圖書館·守正書房

活動人數:24人(電話預約)

 六、親子體驗:學做陶藝

領讀者:歷史文化閱讀推廣人

內容:陶瓷藝術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瑰寶,它源遠流長,以物載道,蘊涵著深厚宏博的中華文化精神。尤其瓷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我國有著近兩千年的制瓷歷史。河北昔日有四大名窯,而始于隋代的井陘窯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瓷窯。井陘窯的制瓷工藝在唐宋金達到巔峰,產品完全可與定窯相媲美。2001年井陘窯遺址被列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井陘窯傳統燒制技藝” 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文化閱讀推廣人“井陘窯制瓷技藝的傳承人”,在現場為大家示范傳授傳統的拉坯技藝,手把手教授讀者朋友們拉坯技藝,沉浸式體驗陶瓷制作過程。

井陘陶瓷制作體驗.jpg

活動時間:2023年2月4日   周六上午10:00-11:30

活動地點:河北省圖書館·守正書房

活動人數:24人(電話預約)

七、歡樂元宵:喜慶團圓

領讀者:飲食文化閱讀推廣人

內容: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到了,圓圓可愛的元宵是包出來的?還是搖出來的呢?來守正書房讓我們一起來體驗做元宵的樂趣、歡歡喜喜“鬧元宵”吧!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作為民間傳統美食,在我國也由來已久。早期在宋代叫“ 浮元子”后稱“元宵”,老百姓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果仁、棗泥等為餡,將餡兒團成形后在糯米粉中搖滾而成,制作工藝獨特,形似雪球,風味各異,湯煮、油炸、蒸食均可,老人、孩子頗為喜歡。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象征團圓美滿之意。飲食文化閱讀推廣人——趙鈺,自幼跟家人年年一起做元宵,并學會了各種口味餡料的制作工藝,將元宵這一民間傳統美食,延續并傳承技藝。

11111.jpg

活動時間:2023年2月5日  周日上午10:00-11:30

活動地點:河北省圖書館·守正書房

活動人數:24人(電話預約)

 


作者:李秋云 范海剛

微信

微博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_美艳护士长在我下身耸动_亚洲色图 欧美色图 自拍偷拍_欧美性爱一级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