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半路出家”的美食家,美食方面的著作卻頗豐。多年來,他潛心研究、深入民間,足跡遍布全省各地,無論是百年傳承的老字號傳統美食,還是鄉間的風味小吃,他都能如數家珍。 他就是孔潤常,美食專欄作家,中國餐飲文化大師、中國高級美食營養師。曾先后出版《職業點菜師培訓指南》《美食營養師》《食苑采風——孔潤常飲食文化文集》《味道石家莊》等專著6部,并參與《中國烹飪文化大典》《中國冀菜》《河北百科全書》等書的編寫工作。
從業余寫作到開辟專欄 大學時期,孔潤常學的專業是中文,畢業后分配到河北省圖書館工作,專職從事古籍和地方文獻整理研究,后來在省圖社會教育部,負責“冀圖講壇”。他的業余愛好,就是寫文章。 一個偶然的機會,孔潤常在圖書館里翻到一本名為《飲食文化》的雜志,看到里面內容非常有趣,心里想是不是也能寫一篇美食類的文章?于是,他按照雜志的欄目內容寫了一篇關于故鄉美食的文章,隨即便被刊發了。后來雜志社主動聯系到他進行約稿,隨后他的飲食文化文章不斷在各大報刊刊發,也漸漸有了知名度,許多報刊給他開辟了美食專欄。 從2003年第一篇有關美食的文章發表至今,18個年頭過去了,孔潤常還記得那是一篇和土豆有關的文章。后來他又陸續寫了回憶故鄉槐花飯、紅薯、大鍋菜的文章?!拔覐男∩钤谵r村,對于兒時在農村紅白喜事中吃到的大鍋菜、母親做的大鍋菜,都有著特殊的情感,雖然后來在很多飯店也吃過,但總是吃不出以前那種味道??赡苁沁@種美食和情感的結合,能夠打動編輯和讀者,慢慢地,就寫成了美食專欄?!笨诐櫝Uf。 據了解,喜歡美食的孔潤常平時也很喜歡下廚做飯,一展身手,空閑的時間和朋友們在一起切磋交流一下廚藝?!斑@既是廚藝的交流,也是感情和友情的交流?!笨诐櫝Uf,盡管品嘗過不少各地美食,但至今最愛吃的仍是大鍋菜,那是小時候的記憶和味道,也是鄉情的記憶。 從“外行人”變成“圈內人”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和行業,有著常人想象不到的艱辛,想要真正成為美食專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找準了自己的方向,孔潤常開始了不懈的努力。 據了解,孔潤常利用業余時間,系統學習了餐飲行業專業知識和技能,不斷提高理論和實踐水平,先后考取了餐飲國家級評委資格證、國家二級營養師資格證、全國酒家酒店等級評定注冊高級評審員、中國綠色飯店國家級注冊高級評審員、中國飯店業國家級評委……這些證書,在行業里是最權威的,當然榮譽的背后付出的辛苦也非常人所能想象。 熟悉了美食行業,掌握了美食行業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還遠遠不夠?!叭穗H關系也很重要,要和圈子里的人交朋友,打成一片?!边@一點孔潤常體會頗深。其實,剛進入這個行業時,排斥、譏諷、挖苦,孔潤常都經歷過,甚至曾經有個別心胸狹窄的人曾經還當面譏諷他,“你又不是我們圈的人,跑我們圈瞎混什么?” 頂住壓力,一步一步來,一個朋友一個朋友交。最終,孔潤常以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做出了證明,逐漸受到行業內的接受、認可、推崇、尊敬。
日積月累 出版多部美食專著 “歷史是根,文化是魂?!苯鼛啄?,孔潤常一直潛心對石家莊、河北的美食做系統地挖掘、整理、宣傳、推廣,足跡遍布全省各地。每一道美食,要查閱文獻,收集整理,每一道菜都實地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了解美食的來龍去脈以及當地歷史、民俗,美食背后的人文故事傳承及匠心堅守。 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孔潤常對于河北地域美食信手拈來,先后出版了《職業點菜師培訓指南》《美食營養師》《食苑采風——孔潤常飲食文化文集》《食材趣話》等多部專著,從不同角度對飲食文化及特色美食進行了闡述。 2017年,由孔潤常編著、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味道石家莊》與讀者見面,本書出版發行彌補了石家莊飲食文化的空白。 據了解,《味道石家莊》分食海鉤沉、地方特產、傳統美食、四方美食、印象美食五個部分,記述了石家莊餐飲文化歷史、收錄了石家莊行政區劃范圍內地方特產、名菜、名小吃、名點200多種,以及目前在省會經營的一些外地特色美食。全書共20多萬字,圖文并茂,并配有民俗畫家精美插圖,豐厚、多姿、有趣,呈現給大家一個基本完整的石家莊“美食地圖”。這本書是迄今為止系統完整收錄本地特產美食最專業、最權威的圖書,是石家莊首本官方認定的權威美食讀本,也可以說是一本“石家莊美食指南”。
講好河北美食故事 傳承弘揚飲食文化 近幾年,孔潤常受邀到“燕趙講壇”和許多大學進行公益文化講座,在電視臺、廣播電臺錄制河北美食節目,講述河北美食故事,為傳承弘揚河北飲食文化進行了不懈地努力。他帶領團隊研發的6道菜品也入選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崇禮菜單”。 2020年,孔潤常作為美食顧問擔任了央視《美食中國》(石家莊)三集的美食顧問,河北衛視《冀味兒》(12集)美食顧問。 “感覺責任很大,如何把石家莊和河北省特色美食宣傳出去并且呈現美食背后的人文歷史及文化民俗,我和攝制組反復溝通、選題論證、實地調研,希望把我們家鄉特色美食及人文情懷呈現出來?!笨诐櫝=榻B,為了達到效果,我們深入山區鄉村,選出最佳主人公,為了拍攝需要,還動員、協調一切力量,進行民俗、民間文化展演。比如說:傳統中式婚禮,我們為了劇中情節需要,安排主人公兒子及兒媳穿上中式服裝、騎馬、坐轎、舞獅表演、迎親樂隊等,也是對中華傳統文化回歸及傳承堅守。 常言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孔潤常一直走在探索美食的路上?!拔艺J為讀書和實踐同等重要,學然后知不足。這些年,走南闖北,品味美食,才感覺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異彩紛呈,更加堅定我傳承飲食文化的決心和信心。我目前掌握的、了解到的還仍然滄海一粟,探索美食的大千世界,還需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性子,用專業加敬業的精神堅定地走下去?!?/span> 目前,孔潤常正在河北省各地調研,準備編輯出版河北首部美食文化專著《吃貨游冀》,本書計劃明年與廣大讀者見面。談起本書,孔潤常感慨到:“沒有專項經費,全靠我四處化緣找企業贊助,還要保證資料的完整、專業,困難重重、壓力很大呀!但這是我的一個情懷,河北目前還沒有一部飲食文化專著,我要填補這個空白,把河北飲食文化發揚光大,讓河北美食走出河北,香飄四海?!?/span> |
作者:河北文化網 |
微信
微博